2022年河南省信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事业单位考试统考还是单独出题
大部分的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的出题方式都是委托上一级的人事考试中心进行命题,尤其是县一级别的考试,基本都是委托省内的人事考试中心命题,各省的人事考试中心都有自己的题库,直接组合就能成为一张考试试卷。考试的难易程度各地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难度都比较小,但是考试范围较大,尤其还可能考察省情省况,市情市况这些方面。
事业单位(PublicInstitution)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的明显特征为中心、会、所、站、大队等字词结尾,例如会计核算中心、卫生监督所、司法所、银监会、保监会、质监站、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等,二级局也为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分为参公事业单位以及普通事业单位。普通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参公改革之后的事业单位在省公务员招考中招考,普通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招考中招考。
以上就是事业单位考试统考还是单独出题的全部解答,如果你想要学习更多这方面的事业单位知识,欢迎大家前往河南华图教育官网!
信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的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个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革”悲剧。
——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三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据材料二,指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创立的一项什么制度?该民主制度有何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的阶段特征。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
【答案解析】
(1)前提: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新中国的成立)。
批驳: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原因: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任答2点即可)
策:依法治国。
(2)制度:农村基层民主制度。
特点:广泛性、直接选举等特点。(任答1点)
(3)特征:初建;曲折;发展完善。
认识: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性;民主政治建设依据国情;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等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1)本题要紧扣材料,将材料依据标点符号分成不同的段落,形成不同的中心,概括即可答出答案。第一小问,由“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可知,“前提”应是新中国的成立;第二小问“成就”,旨在回答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施民主政治建设的三大制度。
(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可依据“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等信息进行归纳;第二小问“策略”,由材料信息不难判断应为“依法治国”。
(3)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由“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可知应是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第二小问,可从民主范围和民主形式的角度来概括具有广泛性、直接选举等特点。
(4)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可结合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的历程进行归纳;第二小问为开放型题目,认识要从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必然性等方面分析也可结合自身认知特点概括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前提与表现;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民主政治·依法治国与村民自治
【名师点睛】在做材料解析题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阅读完全部材料后,根据设问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并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时要特别注意材料的开头和结尾、材料的出处、材料的注释或说明。但是组织答案时还一定要注意注意:1.要注意按问作答;克服思维定式,坚持论从史出。2.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要充分运用历史术语,将教材中的话应用于答案中;要求根据材料回答的,切忌简单罗列材料观点,要注意归纳概括。